道德与法律讯(马永刚 刘晨)高山密林、郁郁葱葱、农田村落、安宁祥和,这就是河南省巩义市夹津口镇大山深处的公川村,风景秀美、空气清新,农产品优质又丰富,村里的贫困户就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,销售各类农产品致富脱贫。
建档立卡贫困户张治国,属于四级肢体残疾,2017年他在村里开了间磨房,由于腿脚不便,面粉一直卖的不好,巩义市应急管理局派驻第一书记田洪涛知道后,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卖面粉,支持贫困群众创业增收。
下午三点,公川村8组村民张治国正在“公川农副产品加工厂”里忙碌着,伴随着钢磨的轰鸣声,白白的面粉很快磨了出来。
驻村第一书记田洪涛来到磨房,一边跟张治国打招呼,一边拿起两袋面粉放到车上。原来田洪涛在微信上又收到了几个买面粉的订单,今天来取就是要给人家送过去。
张治国说:“疫情期间,咱这面粉不好卖。田书记就开着他的车,拉着面粉去给人家送。田书记确实帮了我大忙。”
59岁的张治国有四级肢体残疾,行动不便,还有85岁高龄的父母需要照顾。虽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,但是张治国不等不靠,2017年在村里开了磨房。既给村民磨面赚加工费,又收购小麦加工成面粉来卖,但是面粉一直卖得并不好。
自从2018年驻村以来,田洪涛便一直帮助张治国脱贫、创业,帮张治国申请了创业资金,还帮他改良面粉包装,拓宽销售渠道。
田洪涛说:“张治国的面粉,一开始是40斤一袋。有买家反映面粉量太多,平常不蒸馍吃不完。我就建议他改良包装,现在使用的是10斤一袋的小包装。我通过朋友圈、联系帮扶单位等,想各种办法帮他卖。”
如今,在田洪涛的帮助下,张治国不仅脱了贫,还实现了稳定增收。2019年一年时间,光卖面粉就赚了5000多元。2020年,张治国还准备销售蜂蜜、松花粉、柿子醋等农副产品。
田洪涛表示,他将全力帮助公川村贫困群众创业增收。他说:“我们驻村工作队将继续帮助张治国,拓宽他的销售渠道。同时支持他进行多元化经营,增加他的收入。”